近日,圍繞貫徹落實省九次黨代會和市委三屆十次全會精神,就如何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下,利用自身優勢走好安平發展新路,記者采訪了安平縣委書記張福杰。他說,堅定不移走加快轉型、綠色發展、跨越提升的新路,就要高揚“協同創新、綠色崛起”的主旋律,突出打好產業轉型升級、新型城鎮化、深化改革開放、生態環境治理四大攻堅戰,推動富美安平建設再上新臺階。
在談到如何打好轉型升級攻堅戰時,張福杰說要堅持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走新路的突破口,做好“產業突破、突破產業”兩篇文章,加快新舊動能轉換。
產業突破是以轉型升級為引領,推動絲網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。一是龍頭崛起。篩選一批規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發展后勁足的骨干企業進行重點扶持,通過上項目、搞聯合、促上市等措施,打造一批年產值超5億、納稅超千萬的航母級企業,帶動提升整個絲網產業的發展層級。二是創新驅動。依托與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合作優勢,抓好千項技改項目、千項專利申請、千臺國際裝備引進、千名人才引育“四個千工程”和品種、品質、品牌“三品戰略”實施,著力推進絲網+文化創意,不斷優化絲網產品供給,增強核心競爭力。三是清潔生產。加快推進浸塑、網格布等13個專業園區建設步伐,做到統一治污,達標排放;對涉水、涉氣、涉煤環節進行改造提升,做到無污染物排放,實現綠色發展。
突破產業是堅持招大引優,培育發展新動能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,大力開展項目招商年活動,瞄準行業龍頭企業,利用專業招商、團隊招商、第三方招商等模式,力爭年內引進1個投資50億元的項目、3個投資20億元以上的項目、列入省市重點20個以上。嚴格實行“四位一體”項目建設分包責任制,加快推進華能集控中心、奔馳房車等重大項目建設,推動宇龍、金龍等汽配企業進軍汽車裝備制造業,實現產業多元化發展。
在談到新型城鎮化攻堅時,張福杰介紹說:“要堅持做大城市、做強園區、做優教育、做精醫養‘四輪驅動’,推動城鎮建設上檔次、增內涵。”一是做強基礎。統籌抓好縣城的氣、熱、水等基礎設施建設,推進和平街等25項道路新建翻修工程,加快縣城垃圾中轉、垃圾深度處理、集中供熱等配套工程建設,補齊短板、解決好“城市病”。二是提升品位。扎實推進棚戶區、城中村的改造,全面解決好26個拆遷片區的遺留問題,突出抓好“兩館一中心”、教育園三期、東南外環等重點工程建設,尤其是要抓好園博園安平園和精品旅游景點打造,不斷豐富城市內涵,增強聚集承載能力。三是強化管理。推進智慧安平建設,完善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,實現網格化管理,全方位覆蓋。建立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機制,提升執法水平,突出抓好垃圾亂倒、占道經營等專項治理,實現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,抓好各社區物業管理,提升市民素質,建設文明城市。
在深化改革開放攻堅上,張福杰說,“我們要通過深化改革添活力,增動力。”大力減政放權。完成行政審批局、綜合執法局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、公共服務中心、中介機構管理中心“兩局三中心”的組建提升,實現“互聯網+政務”、項目聯審聯批制度,構建“放管服”全鏈條改革創新模式。大力優化服務。通過改革,著力解決好干部作風、行政效率、公共服務、市場秩序等方面的突出問題,打造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。大力改革體制。落實好高新區建設管理體制機制的六項改革,推進高新區南區、徐疃工業區、耿屯工業區的整合改革,加快農業農村改革步伐,以農業園區化為引領,落實承包土地“三權分置”,較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。大力提升開放。搶抓“一帶一路”戰略機遇,推進產品轉型和外貿增長方式轉變,鼓勵外貿企業獲得國際資質認證,建設好內陸港和B型保稅物流中心,吸引企業回流,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會,創新絲網博覽會辦會模式,不斷提升開放水平。
在談到如何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時,張福杰說:一是突出治理。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應急舉措,深入開展建筑揚塵、汽車尾氣、散煤污染等專項治理,加快推進中電京安熱電聯產項目建設,盡快實現集中供熱,對餐飲行業加強排放管控。二是抓好修復。加快生態林、環城水系工程建設進度,深入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,全面建立和落實縣鄉河長制,加大境內滹沱河生態修復力度。三是嚴格執法。完善環保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聯動機制,對違規違法排污行為一律頂格處理,對情節嚴重、涉嫌犯罪的堅決嚴厲打擊,始終保持對違法排污、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高壓態勢。
安平縣朗途絲網制品有限公司(安平縣賀達死昂制品廠)
www.nutrisimalaysia.com
www.apheda.com
www.guodaisi.com
上一篇: 山東李經理鍍鋅鋼筋網片發貨完畢。